找到相关内容357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

      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吉美赤列沃塞──于公元1821年圆寂。他是吉美林巴──无畏洲大师的弟子,是隆钦心髓传承的持有者。他是僧侣的表率,也是大圆满的大师,他开悟的弟子包括成就者钦哲依喜多杰。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455990572.html
  •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旅行家法显、玄奘和义净便是这其中最为杰出灿烂的一员。他们终于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和坚贞不拔的毅力,在人类文明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沟通中印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史上,可谓业在千秋,功不可灭。   ...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291529.html
  • 《楞严经》研究

    圆通。   第六卷最后观世音菩萨说耳根圆通,以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文殊师利以偈赞叹。佛更为说四种律仪(淫、杀、盗、妄),令...

    曾琦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091575.html
  • 世番唐瓦·德唐夏茸活佛传记

    大师少年时就广学显密教法,后来到印度如理依止“那洛巴”大师,十二年中究竟无余听闻了经续共及不共等法,后来胞弟“无畏称”来迎接他时,大师对他说:“现在你应依止我上师,上师曾经为我授记,令我前往支那黄河西流...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3791593.html
  •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

    人格固然作为历史中的现实存在而为规范提供了依据,但他们本身亦受到了当时价值原则及体现这种价值原则的社会风尚的影响。古希腊英雄的无畏精神,显然折射了当时尚武的社会价值取向;传说中的禹在治水时的自我献身...

    杨国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791874.html
  • 辽代佛学的圆融思想

     原夫如来一代教海,虽文言浩瀚,理趣渊冲,而显之与密统尽无遗。显谓诸乘经律论是也,密谓诸部陀罗尼是也。爰自摩腾入汉,三藏渐布于支那。无畏来唐,五密盛兴于华夏。九流共仰七众同遵,法无是非之言,人析修证之...

    李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5892095.html
  •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如何面对呢?   星云大师:看程度了。不了解死亡,就会觉得可怕。怎么会不怕呢?地狱里有鬼怪,死了无影无踪,当然害怕了。有信仰有了解,就会指导我的目标,就会无畏,畏惧的心就会不一样了。生死生死,生也好...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16353692450.html
  •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

    病魔无畏的精神力量有密切的关系。如《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云:“世尊药师琉璃光,执持最胜妙法藏,利乐众生如日月,光明最胜我赞礼,受持经律论藏教,手执钵盂锡杖等。”从其姿态上考察,药师...

    胡同庆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60592494.html
  • 石刻的圣迹——中国石窟寺巡礼

    644年从天竺归来翻译《瑜伽》、《般若》诸经,再到此稍后(公元720年左右)"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长安翻译《大日》、《金刚顶》等密宗经,长安译场一直扮演着佛教在华传播理论策源地的角色,历经...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292664.html
  • 论说一切有部“实有”思想对慧远之影响

    寿极短,肉身虽逝法身在。[22]   不过,对于什么是法身,各派之间颇有分歧。据罗什所说,有的认为佛陀所证得的无漏功德,如三十七道品、佛之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为法身,也有的将佛陀的言教,视为法身...

    夏金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2093349.html